上邊是關于云貴準靜止鋒的兩種圖示,哪一種是正確的呢?其實關于這個問題的討論早就開始了,但是網上的文章寫的比較復雜,我們決定寫一個簡化版,幫助大家認識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四個版本教材對云貴準靜止鋒的介紹。

上圖來自魯教版選必一教材

上圖來自人教版選必一地圖冊,湘教版與其一致


上圖來自中圖版選必一教材通過四個版本教材我們可以看出,人教版、魯教版、湘教版的說法是一致的,即南方來的是暖濕氣流,北方來的是冷氣團。中圖版略有差異,認為南方來的是暖干氣團,北方來的是冷氣團。顯然,我們對于南方來的是暖氣團、北方來的是冷氣團這一點是沒有任何爭議的。爭議點在于,南、北方氣團的相對濕度關系,到底誰攜帶了更多的水汽帶來降水呢?一般我們會認為,來自西南的應該是暖濕氣團,這里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里將來自西南的氣團認為是西南季風攜帶的氣流。但是這里來自西南方向的氣團是西南季風嗎?

其實不是的,它是西風帶被青藏高原阻擋,圍繞青藏高原南緣運動而形成的南支西風。從南支西風的來源來看,其干濕性質是存在不確定性的。當南支西風位置偏北,較少受到孟加拉灣水汽的影響,由于其水汽來自于伊朗高原等地區,其性質是暖干氣團。而冬季風在南下過程中,沿途會增加不少水汽,可能會變性為相對的冷濕氣團,加之受云貴高原地形阻擋抬升,水汽更易凝結、成云致雨。此時,來自南方的暖干氣團和來自北方的冷濕氣團相遇,受云貴高原阻擋形成云貴準靜止鋒,云系出現在鋒面以下,示意圖如下所示。
當南支西風位置偏南,受到孟加拉灣水汽的影響,補充了大量來自于孟加拉灣的水汽,其性質是暖濕氣團。此時冬季風在則是相對的冷干氣團,來自南方的暖濕氣流沿著鋒面抬升,產生云系和降水。此時,云系出現在鋒面以下,示意圖如下所示。